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下午好!我是土木学院教师臧万军,非常有幸从2013年开始担任土木学院交通1301班的班导师。今天作为优秀班导师代表发言,我倍感荣幸,也深感压力,因为有许多班导师做得比我好。我班导师工作点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领导、辅导员和任课老师的鼎力支持。在此,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仁的帮助,也感谢同学们的配合和支持。
下面,我把自己的一些收获和感悟与大家分享,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1.狠抓学风,重点帮扶
一个班级要有凝聚力,首先要有好的学风。通过观察,发现教育水平较低地区的一部分学生有不自信、自卑的问题,从而厌学、逃避。针对这种情况,我多次参加班会谆谆善诱、宿舍座谈交心拉近距离,以自身从乡村普通初中、高中一步步不懈努力,最终取得重点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为案例,鼓励底子差的学生先纵向和自己比,持之以恒,终会超越自我。来自藏区的琼拉同学,就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逐步走出阴影,慢慢缩小与同学之间的差距,甚至超过个别同学。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情,我抓住一切机会引导学生爱校、爱专业,通过班级QQ,加同学微信,及时把国家加大交通基础建设力度的新闻和一幅幅地铁、桥梁现场鲜活的照片分享,潜移默化中慢慢培养起同学的专业兴趣。
高中到大学是一个剧烈转变,少部分同学进入大学后以为进了保险箱,开始松懈下来,逃课、上课玩手机现象开始出现。为了摸清学风问题的原因,我连续跟班听课、找学生聊天,掌握了一手资料寻找原因,如樊某同学,自以为底子好,在宿舍痴迷玩游戏,结果出现挂科。我多次找他谈心,指出大学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并拿出就业数据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海报,说明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单位看重的是学习成绩及综合素质,并因势利导,让他了解和学习3DMAX、CAD、BIM等软件。除与学生多次沟通外,还与辅导员共商办法,组织“学习互助小组”,以“一对一”的形式共同帮扶。目前该同学已逐步改正缺点。在帮扶后进同学的同时,积极推动班级学有余力的同学参与班级组织工作,为大家服务,有意识地培养优秀学生,让他们全方位发展锻炼。如温晓兰同学,在社会实践、校运动会、诗歌朗诵、宣传标语大赛、红十字活动等方面均取得好的成绩,也顺利通过英语四级。
通过狠抓班风,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大学一年级,本人所带班级有2人次特等奖学金,2人次一等奖学金,5人次二等奖学金,5人次三等奖学金。1名同学赴台湾交流学习。
2.换位思考,协助规划
班导师的作用不仅在于学习指导,还体现在思想和心理引导。协助而不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见面谈心、QQ群聊天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鼓励并帮助他们做好四年大学规划,召开主题班会,介绍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发展方向,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不足,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逐步改掉不良习惯,日积跬步。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鼓励他们向高峰冲击,参加科创活动,锻炼创新思维。针对学生盲目考职业证的倾向,我及时提醒,让他们结合职业规划需要和专业特点进行取舍。
班导师作用重在“导”,引导而不是导演,学生是导演和主演。大一下学期,随着同学慢慢适应大学生活,我鼓励学生自我管理,经过锻炼和磨合,班级逐渐形成了领导核心,并活跃在校院各项活动中。同学们不但亲身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点子,搞创意,并与大家分享。
3.把握三心,亦师亦友
首先要有真心。班导师工作是最基层的工作,是服务学生,就要诚心诚意为学生着想,换位思考,不仅要有真诚之心,更要有真情之举。用真诚、真情和真为作为工作基石,从实际出发真心服务班级,而不是为了完成每月指标而被动去做。
其次要耐心。班导师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有百分百的耐心来对待学生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对待比较有个性的90后大学生,自尊心强、承受挫折能力弱,我从不说应该如何,而是平等的坐在一起探讨、唠家常,问题一次不解决,就下次、下下次。经过耐心的沟通和交流,学生与我熟悉了,便慢慢敞开心扉,一些同学亲切的喊我臧哥,没有了距离和陌生,在这种亦师亦友的氛围,解决问题自然水到渠成。
爱是最好的沟通。在我眼里,没有好学生、差学生之分,学业成绩的高低,坚持“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以平常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我在每位学生身上多找优点,帮助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之后再逐步引导学生改正缺点。
担任班导师这一年多来,我严格要求自己,在学生面前永远是有活力、有激情、有冲劲、乐观向上,以此来感染班上的同学,这些行动也的确对学生起到一些好的作用,因为,我班上的多名学生深夜在QQ上和我交流,甚至不顾下雨到我办公室谈心,探讨未来,他们也在不断实现阶段性的目标。
人比山高,脚比路长。班导师的路上没有休止符,我会更加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