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勤勇 杏林撷英

发布时间:2015-12-01

    2014年,福建工程学院持续推进班导师制度。校党委书记吴仁华、校长蒋新华通过工作会议、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部署、关心、了解班导师制度实施情况,校党委副书记何代钦、校纪委书记柯瑞清、副校长张建勋、副校长章正样带头担任班导师,学工部、人事处、教务处和各学院认真落实、积极联动,广大教职工热烈响应、争先奋为。

目前,共有284名班导师的身影活跃在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各个场合。他们在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一)科创活动彰显科创优势

黄丽君,精诚点石,带领学生代表我校参加全国外贸能力从业大赛,获得全国二等奖。

练国富,培养学生机械产品整机设计能力,带领学生参加全国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荣获福建赛区一等奖。

伊启中,三次建模大赛,三个创新项目,两件挑战杯作品,一项新型专利,一位国家项目负责人。

连立川,推荐同学赴知名企业参加学习,指导学生参加BIM斯维尔杯大赛,欲与全国土木高校学子试比高。

(二)信念教育彰显政治素养

杨邦勇,常谈细谈做好学生思想引导,建立班级学生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何其秋,育人为本,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班导师工作全过程。

邢凡夫,有着十五年党龄的青年教师,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和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弘扬生活中的正能量。

陈庆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秉承关爱学生,以生为本的理念,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王圆圆,带领学生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用“中国梦”传递“成长梦”。

陈宁,带领学生赴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参观革命历史档案馆,接受红色传统教育。

(三)就业推介彰显人生阅历

林淑华,组织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让学生及早了解专业方向、企业需求,培养专业兴趣。

邱铁辉,求职简历制作,优秀校友访谈,工科女生就业帮扶,营造班级“强烈成才”浓厚氛围。

张廷拯,秉承“实践出真知”的教育理念,以建筑构造实例,博引旁征工程造价的应用前景,增强学生就业自信。

应晨进:以曾经从事毕业班就业辅导员的经历,建立“预就业”指导模式,帮助学生及时树立就业与发展目标。

吴璇:结合思政教学课程,注重教育内涵,引发人生价值思考,明确角色适应和定位,激发就业创业热情。

 

(四)班级建设彰显管理经验

谢鸿飞,树立学生典型,践行赏识教育,创新班级及联合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及效益。

胡致涌,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公益活动,组织一次班级活动,登上一次展演讲台,学会感恩,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李祎彧,工作计划,学期总结,学习刊物,过程笔记,班会教案,教书与育人并举,管理有方,班风正。

阮文玲,成立“学习帮扶对子”,建立专业技能兴趣小组,活跃班级学习氛围,实现班级零补考。

潘林:利用微信平台与学生交流对话,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多学科领域,多读书,读好书,树立班级“家”的文化。

(五)宿舍文明彰显生活常态

林碧苍,加入学生宿舍班级QQ群,传授学生管理工作方式方法,深化文明宿舍创建。

刘新波,坚持宿舍走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重反馈,有的放矢。

黄敏森,严格执行宿舍文明常态化相关制度,狠抓小广告,牛皮癣,倡导学生文明养成。

黄志铭,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学习优胜评比,开展宿舍互助互学的帮扶机制,舍风好,学风浓。

张巍,邀请宿舍同学共进午餐,在宽松愉快氛围中谈宿舍趣事,聊学习工作。

林长地:制定宿舍文明公约,召开班级舍长工作会议,改变宿舍散漫风气。

)主题活动彰显师长魅力

卢榕炜,蓝天下你我他,心手相牵送暖阳,关爱老人,凝聚青春力量,奋斗筑梦等主题活动,寓教于乐,文明生活,健康成才。

冉启兵,牵手你我,大手拉小手,期末考前动员,争当青年先锋,主题团日活动,有声有色。

钟伦贵,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节才艺表演,培养学生人文情操,提高工科学生综合素养。

高培元,以长者的身份,丰富的阅历,设计了“昨天,今天,与明天”系列主题活动,与学生共同营造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白莹,倡导“节约一分钱,多一份孝心,挤一点时间,学一点知识”等“四个一”行动方案,每天进步一点点。

)学习指导彰显专业学识

叶建峰,设立学习标杆,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考试与分数,鼓励学生参与思考,释怀疑虑,树立自信,勇于进取。

邹建岚,加强引导学生专业分流,融合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于工商专业日常学习指导。

陈芝,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主动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历史人文建筑,开阔专业视野,提升专业兴趣。

杨蕴哲,倡导自主式研究学习,为生态文明专题讲座,挖掘学生学习长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臧万军:用花钱考“营养师”,不如增加“知识营养”的幽默语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资格考试,提升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力。

龙建辉,用平实而又详实的言语,告知大学生要做的十件事,化目标于日常行动。

)体贴入微彰显人文情怀

陈益严,深入学生课堂和实验室,关注学习困难学生,尤其对留级学生关爱有假,走出困境。

胡蓉,刚柔并济,尊重个性,细心呵护,人文关怀,做好大学生精神成才的摇篮。

薛醒思,通过每周一次班委座谈,随堂听课,宿舍走访,以我为人人的心态,为家庭贫困自卑学生出谋划策,打开心结,重拾信心。

祁开龙,坚持与具有自杀倾向学生谈心和沟通,降低学生孤独感,化解危机。

谢翊,端午节贴心的粽子,三伏天清凉的绿豆汤,是学生心目当中的“好姐姐”。

黄旭方,关心学生生活,帮助学生办理学费缓交和助学贷款,依托自身人脉,寻找勤工助学岗位,解决贫困学生生活困难。

 

行胜于言,追求不辍。他们把各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传授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有能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发展,正如“充足的阳光”,授予学生如何“为人”的精髓,让他们人生更加丰满,昂首挺胸地在社会中为理想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