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学院首届微电影节自去年10月25日开始,继微剧本大赛后,我校首届微电影节的重要环节——微电影大赛也已经进入中期阶段。经过第一轮的激烈比拼,在专业老师的指导评选下,共14部优秀作品晋级决赛。
晋级作品大赏:
《20岁的青春》——稻草人
导演阐述:面对现在的我们肆意的挥霍着青春,我们想拍一个能呼吁大家珍惜青春的微电影。通过不同年龄段的人对20岁的想象和回忆来展示他们的20岁或想要的20岁,来给正值青春的我们以警醒,是我们想传递给大家的。
《抱。怨》——我们不做肥皂剧
导演阐述:这部片子,我是想将校园暴力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这个题材会贴近我们的生活,所以我选择了这种题材并将它极端化,以半惊悚的方式呈现,希望可以让观影者有所思考:自己在学校的处事方式有是否对其他人造成心理伤害。
《毕业照》——岚
导演阐述:本片灵感来源自网络小说(非直接改编),在取材上团队也做了认真思考。同时,在团队新的一轮更替后,本团队可以胜任以更好的质量和经验制作类似题材或其他题材的影片,在画面感和拍摄水平上做突破。
《救我》——FBG
导演阐述:该片以真实校园暴力受害者赵某某为原型,进行改编,记录事件过程来表达该片所传递的中心思想——冷漠是最大的帮凶。该片采用了前后照应的叙述结构,慢慢推进剧情发展,在整片叙述达到最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引起观众的沉思。
《流白》——流白
导演阐述:我们应该仔细品味我们的城市,像影片里的男女主人公,只是静静的聆听一睹墙,它便能告诉你它记忆了什么故事。作为大学生,肩负起文化历史的传承是势在必行的,剥去它们的新衣或发现残败的它们,让我们的城市变成记载了城市发展的亭楼古轩。
《忆梦》——不忘初心
导演阐述:本剧的理念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虽然最后我们没有看到寻阳的真正实现梦想。但她就像我们组的每一个人一样,为梦想或者说是理想而努力。愿你面对千般诱惑,始终不忘最初的梦想。
《僵尸人》——僵尸人
导演阐述:僵尸真的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吗?当我们走路吃饭,学习约会都在玩手机时,变成了没有思想的空洞的人,这样的我们不也是僵尸吗?影片通过在各个场景,演绎手机带给我们的不安和困扰,来表现手机的危害,呼吁人们放下手机,认真生活!
《不要熬夜》——不要熬夜
导演阐述:压力导致熬夜,再导致精神分裂,我们的应激反应往往是幻想出一个人来拯救自己,其实都是自己在拯救自己
《于无声处》——友谊的巨人
导演阐述:我们想要表达的是一份简单纯粹的爱情故事,看上去有些“荒唐”,却希望这个社会里有这样一份坚持。作品拍摄的比较早,保留了相对完整的故事性,希望可以传达一份爱情的正能量,毕竟这个社会人们还是需要对它的向往。
《拾年》——鼓岭风
导演阐述:人生像是一场拥挤的旅行,如果你要中途下车先走,请留给我一个可以凝望你的背影。世上那么多的人,我只想你一个;世上那么多的路口,我一直相信下一个就会遇到你。我不想孤单的走下去。我要遇到你。爱,不单行。
《无脚鸟》——郭导大队
导演阐述:以主人公一日的遭遇作为故事脉络,虽然每个人从自身立场做出的善意行为,却在结合社会现实和挫败以后,铸成悲剧。侧面反映了当代年轻人面对现实社会的复杂因素,不断产生的负面情绪和压力,发人深省。
《他在看》——拖延者
导演阐述: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改变,手机问题也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手机带我们生活带来了便捷,同时它也让我失去了一些原本美好的东西,借助影片,我想让观众明白,放下手机,我们的生活一样美好!
《我的世界》——三人行
导演阐述:我们的主题想要表达的是,如果不努力,就会被取代。女主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逐渐被取代,从而失去了一切。我们想通过这部作品对正在这样生活的人做一个警示,从而呼吁大家走出自己的世界并且去努力认真地生活
《自拔Irresisitblev1》——甲·鸟
导演阐述:以硬币为影片线索,暗示这个时代年轻人因为复杂的社会因素而产生的内心浮躁、不安和缺乏的安全感与社会责任感。我们应该要以此类人的遭遇为警醒,作为大学生更应该勇敢坚强地去面对残酷现实社会,反复自省。
据悉,本届微电影大赛累计399位同学报名,共27部作品参赛,
在同学们中反响热烈,且联动上学期的微剧本大赛,具有深度、广度,同时在学生群众中有良好的口碑与活动影响。